凶案发生之后,公众在震惊之余,对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惨案也充满疑问。
凶手是蓄意杀人,动手时他从腰间拔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尖刀。
凶手动手非常突然,在与杨文医生交流时,突然拔出尖刀,没有给医生一点反应时间。
凶手手段非常凶残,刀直奔医生的脖子,没想留下活口。
以上,是从今天网上流出的一段急诊抢救室的监控视频中获知的信息,这段2分53秒的视频,清晰地记录了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遇害时的情形。
“他掏出刀的那一刻,真令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一位120急救医生向“医学界”描述了他看完视频后的感受,“手段简直太残暴了,直接背后抹脖子,真的让人上班时后背发凉。这是我见过的最残暴的杀医,就是奔着杀人去的,捅心脏都有救活的希望。”
案发时间是12月24日6时许,约一个小时后,北京市卫健委组织的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的抢救小组到达了民航总医院参与抢救。
一位参与抢救的医生告诉“医学界”:“医院的急诊科门口停着7辆警车,抢救室现场有大量血迹,杨文医生躺在抢救床上,满身是血,颈部有多处刀伤,其中一刀砍断了右侧颈全部肌肉,砍断了食管、气管、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和通往身体的神经,连颈椎骨都断了。”
北京市卫健委组织的抢救小组到达抢救室时,杨文医生的心跳、呼吸已经都没了。抢救小组立即投入抢救中,但经过长达13小时的抢救,杨文医生还是没有生命体征,最终不得不宣布死亡。
凶案发生之后,公众在震惊之余,对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惨案也充满疑问。今天,一段以杨文医生生前同事视角讲述该事件的文字在一些医生群里传播,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这起惨案背后的故事。
但这一次,我不想沉默了。
第一个问题:病人的诊治经过。患者95岁老年女性,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卧床鼻饲营养,生活质量不高。12月4号杨文医生首诊的,病人来时呕吐、纳差、意识不清,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点液,但是输液后病情无改善好转,几个家属就认定是杨文医生输液给输坏了。
之后我们努力说服家属同意检查,证实病情本就不乐观,老太太全身重症感染(胃肠道、泌尿系、肺部)并伴有心衰、心肌损伤,加上基础病多、高龄、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是肯定的。我们和家属交代病情,完全没办法沟通。
他们一家子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都会因为一点点的病情变化和怀疑我们的用药,不停的吵闹、辱骂、威胁,我们建议病人转院,建议家属走医疗鉴定,都不同意。他们就在抢救室天天跟我们干架,小儿子尤其极端和情绪化,总说老太太死了,我们谁都别想活。半个多月,我们上班都是忍气吞声、胆战心惊。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联系病人住院。就一句话,天天犯浑的一家人,谁敢接诊收治?!
第三个问题:明明知道一家子犯浑,你们没有安全意识么?!我们有,我们谨小慎微的伺候,我们向上反应了,科里医院都记录和备案了该患者及家属情况,也嘱咐我们注意安全。可是就算警察事前来了,也没有用,就像家暴发生多少次,施暴者都可以冷笑面对,直到最后残忍的砍出那么多刀。
我悲愤于凶手的残忍,在杨文医生凌晨五点多伏案工作时,悄然于背后揪住她头发,扼住她颈部,连砍数刀,那都不是刺伤,那几乎是割头了。多大的仇恨,要这么去发泄,治不好你家人的病,难道我们就不配活着下班么?!我们也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我们竭尽全力,我们更希望治好所有的病人,但那不现实。
我寒心于周围的麻木,两个小时后,当我侥幸躲过屠刀,接手抢救室工作时。杨文医生就在我身旁,被冰冷的抢救着,她的热血还洒满了一地,空气中都是血的腥味,我经历过无数次惨烈的抢救,但这一次大脑完全空白了。
一屋子的抢救病人和家属明明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可是又假装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没有人安慰同情一下两个多小时前还救治他们的医生,没有人谴责行凶的那一床家属,他们只关心他们的治疗和住院,并且不停地催促。
凶手的其他家属冷眼旁观看着我们的慌乱、无措、难过。抢救室的电话没完没了的响,外面好事的媒体、个人,不停地打进来询问,他们不知道这部电话,我们还要打出去呼叫全院的救援。
直到昨天晚上,我还要继续给凶手的妈妈提供医疗服务,还不能对其他家属感情用事。因为病人死了家属不满了,舆论会说我们发泄情绪在无辜的患者身上。为了舆论,要让老太太好好地活,调集一切医疗资源,她成了“英雄的母亲”,活好了,反过来打我们的脸,舆论说你们早干嘛去了。
说了这么多,有什么用呢,太阳照常升起,我晒到身上可还是冷。她再也晒不到了。”
“医学界”经多方核实,已确认上述文字的确出自民航总医院急诊科的一位医生。
从这位医生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知,这并非是一起毫无征兆的凶案。案发之前,在长达半个多月时间内,民航总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已经饱受患者家属的吵闹、辱骂,甚至是死亡威胁。他们也向医院反应了,医院也进行了记录和备案,但凶案还是发生了。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案发时,凶手就站在杨文医生的背后,虽然两人一直在沟通,但杨文医生完全无法察觉凶手的动作。那个区域是医护人员的工作区域,非工作人员本不应该允许进入,尤其是对医生发出过死亡威胁的人员。
案发之后,不止一位了解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布局的医生不无遗憾地告诉“医学界”,该院急诊抢救室是半开放的,谁都可以进入,这也为医生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科博士后王武辉,近两天一直在关注这起案件。看了监控视频后,他想通过“医学界”提醒广大医务人员:“跟病人或家属交谈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而且要面对面,绝不能背对患者说话,要给自己留有空间。恶性伤医事件防不胜防,保护好自己才是王道。”
12月27日下午,悲伤情绪弥漫在民航总医院体检中心二楼礼堂,约400人聚在这里追思杨文医生。追思活动持续了约一个半小时,中途有医护人员掩面哭泣着走出来。
在杨文医生遇害的地方,“医学界”看到桌上摆放着黄色的菊花。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