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防疫中,
河南上了很多次热搜,
浙江上了很多次热搜,
上海上了很多次热搜,
他们做得很棒,配得上热搜。
其实还有一个城市做得很棒,
但除了“口罩被截”上过一次热搜外,
他几乎就默默无闻了,
这个城市就是——重庆。
在这次全国防疫保卫战中,
重庆做得非常棒,
但他实在是太太太低调了。
1十万火急
在1月28日之前,
网上一直有一种声音:
“重庆将成为第二个武汉。”
为什么很多人预测重庆会成第二武汉呢?
第一:重庆是劳务输出大市。
2019年,重庆输出劳工474万人,
排前三的省份是川、贵、鄂,
湖北排第三。
也就是说,
很多在湖北上班的重庆人,
已经在春节前回到了重庆。
第二:重庆是网红旅游城市。
重庆游客接待量已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
春节游客接待量也是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在1月23日之前,
已有一些携带新冠病毒的旅客来过重庆。
第三:武汉封城前到重庆的人特别多。
1月26日,武汉市政府,
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
“因春节和疫情的影响,目前有500多万人离开武汉。”
500多万武汉人都去哪了?
排名前四的外地省份是河南、湖南、安徽、重庆。
就单个城市而言,
重庆排在第二位。
第四:毗邻湖北,来往频繁。
重庆毗邻湖北省,
不仅陆地相连,而且水路相通。
再加上习惯相近、人文相亲,
所以两地人员来往特别频繁。
这四大因素叠加在一起就相当可怕了。
在疫情爆发初期,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梁卓伟,
做了一个数学模型进行推演:
“在北上广深和重庆五大内地城市群中,
由于重庆和武汉交通往来频密,
若不考虑武汉封城外的其他干预政策,
重庆或将成为下一个疫情严重的城市。”
梁卓伟甚至发出警告说:
“重庆高峰期一天可能会新增15万病例。”
这个预测实在是太恐怖了,
所以很多人在网上惊呼:
“重庆将会成为第二个武汉。”
2意料之外
▲1月24日数据
1月28日之前,
重庆确诊人数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所以在微博上微信群里,
我都看见多人在惊呼:
“重庆将成为第二个武汉。”
所以,全国好些地方,
都把重庆人列为湖北人一样防范。
“很多湖北人到重庆,
又有很多重庆人从湖北回来,
重庆真的可能成为第二个武汉。”
但是一个月过去了,
重庆不但没有成为第二个武汉,
排名还从一月前的前三,
掉到了“全国第十”,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几个北京、上海的媒体朋友,
这两天还在微信上跟我说:
“你们重庆这次挺让我意外的,
不仅没有成为第二个武汉,
竟然还有余力支援重灾区孝感。”
3重庆管理
重庆为什么没有成为第二个武汉?
我觉得在六个方面做得特别棒。
第一个:重庆管理。
关于专家“第二个武汉”的预测,
重庆市政府第一时间就知晓了,
“决不能让重庆成为第二个武汉。”
重庆市政府第一时间就定下防疫基调。
为什么决不能让重庆成为第二个武汉?
武汉人口一千万,
现在需要举国医疗力量支撑。
重庆人口三千多万,
一旦失守,
没有第二个武汉的医疗资源来支撑,
重庆之境况将惨不忍睹。
怎么才能不让重庆成为第二个武汉?
第一个字——早。
所谓早,就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月20日,
在很多地方还没动静的时候,
重庆就启动了“防控应急预案”,
宣布重庆进入“战疫状态”。
1月21日,
在很多地方还没动静的时候,
重庆就公布了“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让新冠肺炎患者可以实现隔离治疗。
1月22日,
对列车、公交及重点场所启动消毒,
对来渝旅客进行全面检测。
1月23日,
全面暂停与武汉的客车、列车、航班往来。
1月24日,
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三天完成对全市80%常住人口的排查。
这几项决策部署,
看似非常不起眼,
但都体现了一个“早”字,
实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正因为决策得“早”,
重庆才没有出现大面积大范围传染。
第二个字——深。
所谓深,就是深入实在。
在防疫的排查和宣传上,
重庆启动的是四级联动。
一级是市委、市政府,
二级是区县政府,
三级是街道、乡镇,
四级是社区、村组。
层层定岗,层层定责,
“排查和宣传不到位者,将被问责。”
像我认识的好些基层干部,
以及警察和医护人员,
从1月21日至今,
连一天都没有休息过。
他们深入到家家户户,
实现了“十到位”防控:
●宣传到位
●摸排到位
●隔离到位
●检测到位
●关停到位
●劝诫到位
●消毒到位
●封闭(管理)到位
●服务到位
●救治到位
这些部署,看起来也很不起眼,
但都体现一个“实”字,
正因为防控深入而实在,
重庆才没有出现大面积大范围传染。
第三个字——采。
所谓采,就是采纳市民意见。
重庆开通了多个网络问政平台,
市民只要在上面提出建议,
就有可能被采纳,成为全市决策。
我举个小例子吧,
公司的一个同事,
1月23日出门打车的时候,他寻思:
“万一病毒感染者坐过车,感染了后来打车的人,怎么才能追踪呢?”
于是他就去平台留了一条建议:
“我觉得打车应该搞实名制,
这样才能有效追溯乘客信息。”
他本来也就随便说说,
但没想到竟然被采纳了,
“哈哈哈哈,没想到我当了一回市长。”
重庆为什么没成为第二个武汉?
因为政府听得进老百姓的建议。
一个“采”字,
看似平平无奇,
却在最短时间实现了“查漏补缺”。
4重庆自律
这次重庆政府其实非常聪明,
聪明在什么地方?
就是他意识到光靠管控是远远不够的,
重庆要想不成为第二个武汉,
就必须发动全体市民共同抗疫。
所以在宣传上非常强调这一点:
“武汉人口一千万,
现在需要举国医疗资源支撑。
重庆人口三千多万,
哪怕只有1‰的人感染,
就算全世界的医生来支援,
也救不了重庆,
所以我们必须自己管好自己。”
正因为基层干部宣传到位,
所以市民都有很强的危机感,
于是早早形成了一个共识:
“不出门!不出门!不出门!”
市民还自发提出了一个倡议:
“今天的一切麻烦和不便,
都是为了守住重庆这一城市,
以避免大家焦急地去等候一张病床。
为此我们一定要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
争取早日打赢这场新冠肺炎阻击战,
做个有教养守规矩顾大局的重庆人。”
我举个例子吧!
我们公司一个小妹妹,
1月底的时候去过菜市场,
然后第二天有点小咳嗽,
她觉得只是感冒,
所以用不着上报,
但男朋友不放心,
竟然把她给举报了:
“既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我好。”
一个留在重庆过年的外地人,
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一直觉得重庆人天不怕地不怕,
没想到这次你们这么怕死。”
这一次重庆人真的挺怂的,
是怕死吗?
怕死只是表象,自律才是内核。
说实话,这次重庆人挺让我感动的。
我从来没见过他们这么听话,
仿佛只是一夜之间,
熙熙攘攘的重庆就变成了一座空城。
“空城是最好的防疫。”
我为自律的重庆人感到自豪。
5重庆保障
一个重庆人在网上感叹:
“急,现在哪里可以买到口罩啊?”
结果下面有人留言说:
“重庆的小伙伴别着急,
你们政府抢的全球物资,
马上就要到了,
欧洲的,澳洲的,
据我所知,重庆市政府真的是比任何我们这些组织牛逼一万倍……”
这个爱心组织说得太对了,
重庆正在满世界抢购医疗物资。
2020年1月26日,
重庆下达了全球采购的紧急命令。
但国际采购是一项繁琐的工作,
要在全世界寻找货源犹如大海捞针。
涉及的国家多,
随时需要德语、法语、日语等多种翻译;
因为是医疗物资,
每个国家的标准不一样,
所以得请专家统一标准;
在锁定产品后,
还有一个谈判过程,
以及法务程序、付款流程,
最后才是物流环节,
每一步都有严格的国际标准,
谈一单业务至少需要七天。
“不行,这样太慢了。”
于是重庆开始全方位总动员:
重庆海关开通绿色通道,
卫健委确定医疗物资采购标准,
重庆市商委和对外经贸集团,
安排下属企业和重点企业,
全面对接国外驻华使馆、海外金融分支机构、境外商协会和大型贸易经销商,
以及发动全球朋友圈,
“采购一切符合标准的医疗物资,
白天和亚洲客户谈,
晚上和欧美客户谈。”
这样的总动员很快开始见效:
来自韩国的医疗物资到了,
来自日本的医疗物资到了,
来自德国的医疗物资到了,
来自英国的医疗物资到了,
来自巴西的医疗物资到了,
来自泰国的医疗物资到了,
…………
来自五大洲十几个国家的物资,
解了很多市民和医院的燃眉之急。
但国际采购只能解燃眉之急,
要想市民和医院得到很好的保障,
就必须组织企业生产防疫物资,
于是市经信委干部开始驻厂解决问题。
比如重庆上坤医疗器械,
本来是一家生产一次性口罩的公司,
本来在疫情爆发之前公司已经放假,
但接到紧急复工指令后,
他们只用了两天就召回了全厂工人,
开始24小时不间断生产医用口罩,
后来重庆急缺医用防护服,
但他们不仅没有生产资质,
也缺少相应的原材料,
但在市经信委协调下,
“该公司3天就拿到了生产许可证,
半天时间就转产了,
7天就成功生产出了第一件医用防护服。”
全球大采购+全面组织生产,
为重庆提供了基本的防疫物资保障。
6重庆接纳
很多湖北人及武汉人,
这次都有相同的遭遇——不被接纳。
很多城市根本不让湖北人进入,
进入了的湖北人也住不了酒店,
所以好些人只能露宿街头。
但说实话,
在接纳湖北人这件事上,
重庆人这次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条新闻,
就是一个叫陈祥国的重庆市民,
看到湖北人露宿街头的新闻后,
就把自家空闲的4个卧室打扫了一遍,
全部换上了新的床单被褥,
然后在网上发了一条信息:
“武汉封城,大量武汉人逃离在外……
我一个人在家生活,
若有在重庆的武汉人,
可以来我家自我封闭,
我负责期间全部生活,直到疫情结束。”
陈祥国的这番举动,
充分展示了重庆人的特点——耿直。
▲接纳湖北人的专用酒店之一
不仅市民耿直,重庆政府也耿直。
见很多湖北人无家可归,
重庆市政府直接安排了6家大酒店,
专门用于接纳湖北旅客。
不仅仅是接纳,
这些酒店还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
“充分考虑他们的饮食习惯,
专门安排了会做湖北菜的厨师,
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味道。”
“早餐有鸡蛋、牛奶、粥、蛋糕,
午餐晚餐则是两荤一素一汤+水果。
每天每顿的安排都不一样,
就是为了让湖北朋友吃得开心。”
酒店还提供个性化服务,
“为高血压老人代购药品,
为小孩代购奶粉、尿不湿,
为有需要的旅客办理返程退票,
为他们提供书籍、报刊。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服务,
让湖北朋友感受到家的温暖。”
▲蔡先生及家人
来自武汉的蔡先生,
是1月18离开武汉去泰国旅游的。
在泰国曼谷的时候,
通过微信朋友圈他才知道武汉封城了。
1月28日,
等他结束泰国之旅的时候,
发现已经回不了武汉了。
他一下就慌了,
“我发现好多城市都不接纳武汉人,我一下就蒙了。”
他无意中浏览新闻,
发现重庆有几家酒店可以接纳湖北人,
于是就买了飞往重庆的飞机票。
“飞机还没落地时,
就有工作人员跟我进行了对接。
下了飞机后
经过测体温、填表等程序后,
我们一家被接到了圣名大酒店。
看了一下酒店房间后,
我们终于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
这次重庆人真的让我刮目相看。”
在武汉的亲友询问蔡先生情况,
蔡先生对亲友们说了一句:
“重庆人对我就像家人一样。
以前很多人都说重庆人耿直,
我还不信,现在彻底服了。”
7重庆支援
重庆还有一点让我特别感动,
就是——支援武汉,支援孝感。
重庆先是全力支援武汉,
随后接受中央部署,对口支援孝感。
武汉是全国第一重灾区,
孝感是全国第二重灾区,
而重庆在自身也是重灾区的情况下,
还把支援武汉和孝感做得非常棒,
不得不说一句——了不起。
1月24日,除夕夜,
重庆就派出了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疗队。
这支医疗队有150人,
分别来自陆军西南医院、陆军958医院、陆军新桥医院和陆军大坪医院,
个个都是精兵强将,
第一批援鄂医护,
重庆就拿出了自己最硬的龙鳞。
而就在昨天,
重庆又派出了一批驰援孝感的医疗队。
很多人都不知道,
这已经是重庆驰援武汉和孝感的第18批医疗队了。
18批队伍近1800人,
一半在武汉,一半在孝感。
而且这1800人,
挑选的都是业务骨干,
这让重庆市民都很嫉妒:
“重庆太实在了,都把好的送走了。”
“哎,重庆也需要精兵强将啊!”
重庆见湖北人民水深火热,
便寻思:除了捐医疗队之外还能捐啥?
不知道他们缺不缺钱?
先捐过去再说吧:
龙湖集团捐款3500万,
迪马股份捐资1000万,
重庆农商行捐款2000万,
重庆银行捐款1000万,
智飞生物捐款1000万,
…………
很多市民也被感动了,
纷纷站出来主动捐款。
比如上面这位市民杨小坚,
他腿脚行走不便,
但他坐着轮椅出来也捐了10万。
▲安睡裤
钱捐过去了。
可湖北说:“我们更缺医疗物资。”
于是重庆立马开始忙碌起来。
重庆胜利集团,
立马买了500万元医疗用品送了过去。
湖北说:“我们缺消毒液和酒精。”
重庆渝北立马送过去25吨消毒液和15吨酒精。
湖北说:“医护缺少安睡裤。”
重庆巴南立马送了2万片安睡裤过去。
▲CT机
湖北说:“我们缺少CT。”
重庆明峰医疗立马送了多台CT过去。
湖北说:“医院缺少负压通风系统。”
重庆海润立马把通风系统送了过去。
湖北说:“火神山、雷神山缺少运输车。”
重庆红岩、东风立马就送了多辆车过去。
湖北说:“我们缺少蔬菜。”
重庆立马几十吨几十吨地送过去。
湖北说:“我们缺少水果。”
重庆立马一车一车地送过去。
总之,湖北人想要什么,
重庆就想方设法支援什么。
湖北说:“我们缺少血浆。”
怎么办?怎么办?
重庆也很紧缺啊。
那我们也不能让湖北人失望,
于是重庆开始组织捐血。
最后重庆调拨了20万毫升血液,
紧急送往湖北各地。
重庆人就是这么耿直,
把能支援的全支援了,
把不能支援的也支援了,
我特别喜欢一位重庆网民说的话:
“除了命,我们把整个重庆都送到了湖北。”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呢?
我不是想吹嘘重庆,
我只是觉得重庆实在是太低调了,
做了那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但外面几乎无人知晓,
所以我想站出来说两句。
从最开始被预测将成为第二个武汉,
到最后从全国第三下降到全国第十,
重庆不仅没成为第二个武汉,
竟然还有余力援助重灾区,
重庆崽儿,真是让我骄傲。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