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世21年后,儿子写下这封“和解信”

日前,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官网发布了一篇中文文章。文章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医生谭文斐去年7月所写的《给父亲的一封信》。

而谭文斐医生写信时,父亲已去世21年。这封隔空家书,讲述了两代中国医生的行医故事,也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

难以释怀的手术 暗下决心不从医

父亲大人:

您好!见信安。

昨夜沈阳惊雷四起,暴雨如注,恰逢毕业20周年聚会,大学的朋友圈里20年前年轻的模样已经模糊不清。我虽身在沈阳,不能参加聚会,但是许多陈年往事,就像倾盆的大雨注入流淌不息的浑河水,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许多不能释怀的回忆。

而1994年谭文斐高考志愿时,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他还是妥协报考了医学院。

父亲临终嘱托 让儿子做麻醉医生

谭文斐喜欢的是写作和电影。而1994年谭文斐高考志愿时,他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妥协报考了医学院。但即使被医学院录取了,他的想法也还是要写书。

对医生职业的反感和命运的安排让当时处在叛逆期的谭文斐同父亲的矛盾越来越深。上了医学院的谭文斐变得不爱学习,也不回家,很少跟父亲交流。大一的他,留长发、唱摇滚、吸烟……为的就是变成父亲最反感的样子。

即使父子之间有很深的爱,但19岁的谭文斐不懂得表达。而随着时间的变化,谭文斐逐渐对医学产生兴趣,当时的他一直想找机会接近父亲,缓和父子之间的关系。

因为父亲爱下象棋,谭文斐就想有时间回去的话,就和父亲下下象棋。可后来父亲就病倒了,内心很多想法都没有实现……

1998年5月3日,您在弥留之际,把我叫到身边,对我说,虽然爸爸知道你不愿意做医生。但是,毕业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还是做麻醉医生吧,外科医生离不开麻醉医生,麻醉工作风险高,没有人愿意从事,你是我的儿子,我希望你能勇挑重担。

为了尊重父亲的遗愿,2002年,谭文斐考取中国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一名麻醉医生。

自己的从医之路刚刚开始,谭文斐就遇到了一次“麻醉医生职业生涯中最不愿意面对的尴尬境地”。

在2008年5月的一场手术中,患者因无法插管通气,心率走低,麻醉医生也已经启动紧急预案。谭文斐仔细检查了一遍麻醉机,改为呼吸球辅助通气后,患者转危为安。这让谭文斐想起了当年父亲的那场手术。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可以回到1974年,仔细研究那个胃大部切除患者的病历。虽然您一直强调是返流误吸造成患者死亡,但是从麻醉医生的专业角度,我更怀疑是硬膜外麻醉复合过量的镇静药物造成的患者呼吸抑制,因为1974年县医院里能实施全麻的麻醉医生还是很少的。

我还可以回到1993年,当然要带上现在才有的强效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掌握好药物剂量,患者带着气管导管可以睁眼睛,握手,而没有呛咳。可能事情就会缓和,看不到您做医生受到的委屈和自责,我可能会欣然报考医学院,因为麻醉技术的进步,会冰释很多我们父子隔阂。

谭文斐明白了,当时的两个麻醉并发症完全是因为技术的原因,不是医生的原因。医疗技术的进步才是最根本的。

与父亲和解 坚守医者初心

21年前,弥留之际的父亲给谭文斐留下殷殷嘱托。21年后,谭文斐成为医学博士、教授、一名优秀的麻醉医生。

△右二为谭文斐

很多网友读了谭文斐写给父亲的信后纷纷留言,其中不乏一些正在学医的网友:“一直犹豫要不要学医,读了谭医生这封信下了决心”“学医虽难,但我们有信念”……

1977年,您下乡到毕节大方县双山区医院做外科医生,每天做完手术,夕阳西下,术后康复的患者陪您在河边聊天喝茶。

2016年,我主动申请援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民风淳朴,每天手术麻醉结束,我都会到小河边走走,想象着您1977年的样子,耳边是您的教诲,做医生,要解除疾病,造福患者。

谭文斐写给父亲的这封信的落款日期是7月24日,这也是谭文斐的生日,带着多年来的遗憾和情结使得这封信成为了谭文斐对自己和对父亲的交代。

当年父亲告诉谭文斐,做医生,要治病救人,解除疾病,造福患者。这也成为谭文斐这一生不变的初心。

更多新闻

鼠年生肖邮票发行,还能用手机“扫一扫”,挺好玩哒!

下雪天,小伙子把自己的衣服,铺在了地上……

武磊攻破巴萨球门!网友:全村的骄傲!

监制/徐冰  主编/张天宇

编辑/杨钰莹

©央视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