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画廊 | 戴泽,1922年生,四川云阳人,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代表人物,师从徐悲鸿、陈之佛等先生。1949年协助徐悲鸿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是新中国美术教育奠基人。
很多人说,现在的微信好友越来越多,朋友圈里却只剩下了“点赞之交”:平时不怎么聊天,躺在列表里的最底端,只有偶尔收到系统发来被点赞的提醒才意识到有这些人的存在。
然而,“点赞之交”便等同于泛泛之交,不必深交也不必在乎吗?于我而言,这些愿意给我点赞的朋友,同样值得珍惜。
你为什么会发朋友圈?
也许是想分享一句书中的名言,或是分享一首最近循环的好歌,抑或分享一张偶然拍到的美图,甚至于发个段子或是表情包……
我想,无论是怎样的呈现,每个人发朋友圈的初衷都是想要被看见。而那个小小的、可爱的赞,便是一种看见。
无论点赞代表的是“已阅”还是“喜欢”,不管对方是否认真琢磨过你的字句、放大过你的图片,一个点赞便是一种肯定,一个爱心便是一种在乎。
需要被看见、被认同、被关心,这是平常人无法逃脱的内心需求。被点亮的那颗红心便是在告诉你:“嘿,我看见你了。”
就像有句话说的:“给你的朋友圈点赞,有时不仅仅是因为你发的那条朋友圈,而是因为你这个人。”
你到底发了什么,没那么重要;我关心你在发什么,这才是重点。
名家画廊 | 戴泽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问题:“你会因为生活中的什么小事感到开心?”
某位匿名网友回答:“如果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有人点赞,这就足以让我乐呵半天。也许你们觉得卑微,觉得可笑,但真的会让我感到莫名的开心。”
说实话,这位朋友的感慨,我也深有体会。
大学毕业,刚刚进入职场时,我有过挺长一段时间的阵痛期。
实习期间常常被带我的姐姐夸奖的能力,到了正式入职,独立负责项目后,就开始不够看了。
那段日子,我每天都是苦着一张脸上班,又带着满身疲惫下班,活得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
由于心态没有摆正,我开始频繁地犯错、被骂,甚至有一次因为粗心出了大纰漏,险些被甲方客户追责。
就在那天晚上,我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还要继续吗?
结果,不出十分钟,我收到了十几条新消息提醒,点开是一个又一个的小爱心,还有一些劝我别难过、问我遇到什么事的评论。
看到那些点赞和评论,我紧绷了一天的情绪忽然就决了堤,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心情忽然变得不再那么丧。
有人说:“我们与人往来,只是希望在前进的道路上,受到怜悯和鼓励。”
那些赞,就像是穿透过层层阴霾洒向我的光,给无助的我带去了鼓励和温暖。
小小的点赞,有大大的力量,能够将彼此照亮。
名家画廊 | 戴泽
比起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找到的知己,多几个“点赞之交”,或许才是成年人友谊的最佳出路。
我们各自努力生活,你忙你的柴米油盐,我追我的诗和远方,虽然很多时候并无交集,但却可以通过朋友圈,窥见彼此的生活。
不必太多言语,不用虚假吹捧,我走过你的朋友圈,挥一挥手,只留下一个赞,告诉你,我曾来过,便已足够。
没有人能够一个人走完这一生,我们都需要被看见、被陪伴、被温暖。
正如有人所言:
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
朋友圈里的一个赞,看似漫不经心,背后却是别人的一份关注与关心。
所以啊,请珍惜那个还在给你的朋友圈点赞的人:
“谢谢你,以这样的方式,一直存在于我的生命里,给予我温暖和勇气。”
主播 | 沙青
作者:丫丫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监审:葛素表
监制:于卫亚、吴炜玲
编辑:陈子夏、李永锡、袁亨瑞
美术设计:赵丹阳
实习生:雷雯雯、赖钰、苏汇智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