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封城”首日实录:医院少床位、防护缺资源、病患难隔离

"

不管是医生、护士、病患、疑似病患,还是星夜出城的情侣、着急的母亲、加班的创业者,没有人提到现在是春节,今天是除夕

放假后大门紧闭的药房

文/《财经》记者 房宫一柳 陈晶

编辑/宋玮

第一个8小时:“封城”来得突然

一些武汉人起床晚,他们可能比全国网民更晚知道武汉“封城”的消息。

1月23日上午8点51分左右,他们收到中国移动的手机短信:武汉市新兴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站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加油站排了一条街的队

一些武汉人睡得晚,他们在1月23日凌晨2点看到了武汉即将“封城”的消息,于是准备连夜出城。

武汉市民王深凌晨4点醒来看见新闻,迅速摇醒了身边的女友,两个人预定了1张1月23日上午8点55分去福建泉州的车票。

王深在前一晚刚刚取消了团年饭,提前给全公司放了假。在突然的“封城”通知前,他误打误撞给员工留出了回家时间,现在他准备把女友送出武汉。

王深告诉《财经》记者,跨省救治的病例对他影响很大:此前媒体报道一位大连确诊病例,就是因为在武汉无法救治,最终选择飞去大连,然后确诊了。于是,王深和女友选择一个人出城、一个人留下,虽然两人没有肺炎的任何症状,但决定分散风险,去其他城市以便及时就医,或许那是更可行的出路。

他们是武汉众多紧急出城人群的缩影。1月23日清晨5点30分,一些准备出城的人到达便利店时,那里已经挤满了人。店员告诉他们,这是第三拨来囤物资的市民了。

近6点,在地铁站门口,已经有近十人在排队等候。7点15时,王深将女友送到了武汉车站。那里人山人海,他目测绝大部分人戴上了口罩。武汉开往泉州的列车正常发车。但是他女友上车前,没有接受任何体温检查。

一位从洛杉矶回武汉探亲的女士告诉《财经》记者,看到“封城”消息后,他们全家都慌了。她女儿刚好是当天下午的飞机,从武汉中转厦门前往洛杉矶。她想去机场碰碰运气,到达时看到大批警察坐着大巴赶到机场,飞机不能再飞。而女儿大学开学在即,她只能选择先去武汉周边的麻城,再从麻城搭高铁去其他地方乘飞机。

有人建议她自己开车上高速,然而到1月23日下午3点,武汉周边的高速也开始封路。

送完女友上车后,王深回城,9点左右他到了武汉中百超市囤货。很多人几乎不看货不选货,直接把蔬菜水果放入篮中。超市里有3个称重点、6个收银点,每队排了20几人。货架上,前一夜补货的84消毒液,已经销售一空。

据悉,1月23日武汉多数超市物价处于正常状态,即武汉往年的过年价格,比平常物价高出30%-50%。武汉市民罗新买了两捆菜苔,2斤半青豆,4节藕,花费113元。

此时,家在武汉市东南部武昌的周学刚刚起床。他从1月22日起出现发低烧、全身无力、厌食等病毒性肺炎症状,先后去了6家医院,直到1月23日武汉“封城”消息来临,还未得到就诊机会。

他所去的医院,要么不接诊,要么排大队,预约挂号被取消,多家医院需要通宵排队。

只有两家医院可以排上门诊,一是中部战区总医院,但只排查、不治疗;一是省妇女保健医院,但只接诊孕妇。

疲惫的周学只能带着症状回家。他发现姥姥也开始发低烧,但姥姥又不能像年轻人一样转折6家医院求医,只能在家自我隔离,等待医院就诊的最新情况。

接到“封城”消息后,周学起床做了两件事,去超市抢食品和去加油站。在他看来,“封城”后这些资源不比医疗资源充足,超市里蔬菜已被抢购一空,只能等第二天补货;而等待加油的汽车排了一条街的队。同样来加油站的罗新,等了30分钟没加上油,看看还有半箱油,就驾车离开了。

对比《财经》采访的多位疑似病患,拥有汽车的周学或许还算是幸运的。公交、地铁、交通方式接连停运后,无数无车的病患者,去医院的交通选择并不多。

因为疫情,武汉市内打车运力已经锐减。根据一家打车平台提供给《财经》记者的数据,从1月21日起,武汉订单量仅至日常一半左右,1月23日“封城”后订单数更少。这意味着,多数没有汽车的病患,如果打不到车,只能徒步去最近的医院。有人想叫救护车,但据医院表示,每个医院不多的救护车已经全力出勤,基本叫不上。

第二个8小时:医院一床难求

然而即使到了医院,也不一定能看上病。

《财经》记者致电武汉所有定点医院,包括第一批3家医院:市汉口医院、市红十字会医院、市七医院,和第二批的4家医院:市四医院西区、市九医院、市武昌医院、市五医院,只有红十字会医院尚有床位,其他定点医院各自几百个床位已满,他们正在通过整理过道位置,转移普通病人等方式准备新的床位。

也就是说,这些医院至少2000多个床位已经住满了发热病人。

武汉协和、同济这两家知名的综合性医院,发热住院床位已满,只能接受门诊。对于周学这样的疑似病患,他只能不停给医院致电询问最新床位情况。就算确诊或是高度疑似,目前也只能先服药,回家自我隔离3—5天。

他也在等待医生上门诊治的消息。欧洲防疫规定,发生疫情时医生需要上门诊治。但截至发稿,《财经》尚未获悉武汉有医院收到相关部署,也未见社区提供相关帮助。

面对疫情蔓延,武汉市医疗系统近日已绷紧至极。据《财经》记者了解,定点医院市七医院只能接受门诊,床位仍在腾挪中。1月22日晚收治超过600人,不管是轻症还是重症只能口服药物或者输液。该医院将中南医院调配的医护人员支持,争取在几天之内完成过道病床改建,计划开出305张床位。同时该院也向上报备了资源紧缺需求。

从武汉去湖北十堰太和医院就诊的李岚,被告知回家等待结果,目前该院仅剩2-3张床位,仅能提供给重症患者。

李岚在武汉“封城”之前赶回了老家,此前她在武汉同济医院胃肠外科实习,直到1月19日她离开同济医院之前,胃肠外科医护人员罕有身着防护服者,他们当时看到的是官方通报是,未发现明确人传人证据。

武汉人民医院的眼科室也在近日被征用为感染病房,住的是疑似或确诊被感染的医生。他们于1月23日中午被转移去了定点医院。

《财经》记者通过致电了解,武汉市第三、第七医院均于近两日接到上级通知成为定点医院,正在转移普通病人,整理床位。

几日间,武汉确诊和疑似病例暴增至数百,城市防护等级升格,尤其是了解到许多病例并没有发热等明显特征后,不少武汉市民的心态仿佛经历了过山车,从应对流感的普通心态,到人人自危。再加上武汉至大连就诊案例、“封城”的刺激,有类似症状的市民大多想去医院尽快得到诊治,武汉有限的医疗资源因此供不应求。

同样紧缺的还有医疗物资。第三医院被通知成为定点医院后,并没有储备足够多的防护物资,在下午2点记者电话联系该医院时,医生只有少量口罩、医用帽,没有防护服以及护目镜。医院正在通过社会途径寻求物资支持。

但第三医院并没有储备足够多的防护物资,1月23日下午2点,《财经》记者电话联系该医院时,医生只有少量口罩、医用帽,没有防护服以及护目镜,医院正在通过社会途径寻求物资支持。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的员工告诉《财经》记者,目前医生只有外科口罩可以使用,没有隔离衣,只有发热门诊和隔离区有N95口罩,正在等待物资支持。

湖北孝感市汉川某医院的医护人员则表示,护士们此前拿到手的部分N95口罩过期近一年,这种口罩只有在保质期内才能有效灭菌。一些护士发现后气愤地在工作群里反映,领导的反馈是:不要公开发,有事私聊。

据《财经》记者了解,圆通已开通快递中转,在消毒后可将物资送入武汉。社会各界正在响应医院请求,捐助物资进汉。武汉已捐赠企业两点十分告诉《财经》记者,可走基金会或个人捐赠。

一位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一般的捐赠申请都是通过基金会达成,尤其是医药耗材等需要经过专业质量检测物资,现在各家定点医院和综合类医院都在对外寻求物资帮助,实属罕见。 他质疑,是否存在中间环节的沟通不畅或不作为。

然而一位来自欧洲某机构的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海外捐赠的物资如何进入武汉,尚有必要流程要走,他们购买的上万只口罩,何时能送进武汉,目前也不确定。

除了物资不足,部分医院隔离床位也有限。据了解,在湖北孝感汉川某医院内,感染科床位不够后,部分疑似病人被转去了急诊科。和疑似病人住在一起的,还有深夜送来急诊科的外伤病人,以及,尚未出院的孩子。

一位医护人员表示,从1月20日到23日,该院急诊科接手的有发热症状的病人已经超过160人。该院从1月23日早上开始实施部分隔离,连夜赶建的隔离区一日之间就已经住满了病人,其他部分疑似病人被叮嘱“戴好口罩、不要走动”。

第三个8小时:总会有好消息的

1月23日下午4点,武汉协和医院发布了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样肺炎初步诊疗方案,其中根据12种不同的临床特征提供了相关的诊疗策略。对于确诊病例和在家自我隔离的疑似病例,最需要备的药品有口服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奥司他韦等药。

周学情绪激动地告诉《财经》记者:“终于出方案了!”对于他这样的疑似病患,最怕的就是无医可查、无药可吃。在大量疑似病例面前、在没有排到床位的确诊病例之前,药品方案和轻症治愈的案例,至少能让人们安心一点。

但目前药品的储备量并不容乐观。《财经》记者通过致电了解了武汉几家大药房的备货情况,普遍情况是:上述药卖得快、库存少,需要临时进货。汉口火车站附近的养天和药房,人流量巨大,近日因防疫,莫西沙星已经断货,只剩20盒奥司他韦。而口罩、消毒液等物资,早在近几日被抢购一空。

春节和“封城”加速了药物的短缺情况:《财经》记者采访的5家药房都将在1月24日春节假期歇业。有的药房表示,正月初四(1月28日)可能会营业,取决于“封城”后的进货结果。

1月23日下午6点,武汉下起了小雨,街上只有少量车辆,基本看不到行人。周学下楼买药,发现药店已经关门。但同时,他家楼下的棋牌室仍然热热闹闹。这是武汉人热衷的休闲娱乐,尤其是过年期间。从窗户看进去,里面开着空调,人们穿着薄薄的毛衣,正在豪爽地推牌,几乎没有人戴口罩。

小区楼下如火如荼的棋牌室

周学告诉记者,他所在小区还有不少独居的老人。他们的孩子在外工作,因疫情放弃回家过年,但又不放心家里老人,社区也没有提供相关的慰问,只能兜兜转转找到他,希望能帮忙照看。但周学现在已经是疑似案例,他能做的,不比老人在外的孩子多。

“这些老人又不会从手机里看最新消息,他们打开电视,看的也多是新年喜庆景象,不知道他们这年怎么过,如果真的身体不舒服,又该怎么去医院。”周学担忧道。

获悉女朋友平安到达泉州后,王深回到家做了一顿饭,他囤了够吃一周的粮食。饭后,他去公司取了趟东西。此时的武汉光谷智慧园,路上人很少,但办公楼仍有5、6层亮着灯。有人已经回家,有人还在加班。

仍有人加班的光谷智慧园

而对于武汉的多数医生,几乎没有太多休息的时间。武汉五院的医生到夜间还不能下班,其他不是定点医院的医生,也在1月23日被通知取消春节休假,随时待命。

下班后,院里的医生有班车接送,但站点并不能通过所有医生家附近。一位医生告诉《财经》记者:“早上上班估计只能靠滴滴了。”但1月24日凌晨传来消息,应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求,滴滴将暂停武汉市内的网约车运营,接受统一调配。

1月23日晚间,《财经》记者再次联系市七院时,对方表示上面通知不能再接受采访,需要任何信息都需要转向医院媒体处。同时,一家对外发布寻求捐赠物资信息的定点医院,也收到了通知,要求尽快删除相关消息,并不能再随意转发类似信息。

1月23日晚上12点左右,李岚从十堰太和医院出来。她已经出现了发热和全身无力症状,准备回家自我隔离,等待医院抽血结果。她告诉《财经》记者,她庆幸在武汉“封城”前赶回了老家,因为在医院值过班,她认为武汉周边城市的人较少,就诊相较武汉不会那么紧张。

也是在1月23日晚上,《长江日报》发布了专家组副组长在家自愈新冠肺炎的文章。周学看到后,决定放弃第二天早起去医院的计划,选择在家隔离吃口服药,避免在拥挤的门诊与重症患者交叉感染,同时减轻医疗资源的负担。

在过去24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不管是医生、护士、病患、疑似病患,还是星夜出城的市民、着急的母亲、加班的创业者,没人提到现在是春节,今天是除夕。

《财经》记者将持续跟踪武汉重大疫情防治进展,继续发来相关报道。

(文中 王深、肖学、罗新、李岚为化名)

"
上一篇:
下一篇: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