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藏书被老婆发现后烧毁,都是女方的错?

这两天,哥先后围观了两件本无关联的事儿。

起初不觉得有什么,但仔细一想,发现它俩背后的道理其实差不多。

一个是豆瓣网友藏书被老婆发现,一百多本书被毁。

这位网友家住四川一个小县城,已婚有娃,经济不宽裕,每个月却至少要花500元买书。

瞒着老婆买书藏书的操作,堪比跟小三撩骚。

某天东窗事发,老婆“发飙”了。

先是把书拖到厨房,就着燃气灶一本本点燃,被阻止后开始跟老公动手。

之后愈发疯狂,手撕不动,直接上菜刀。

当晚,这网友的脑子一直处于宕机状态。

不知道撕了多久,等老婆觉得“可以了”,他面前就只剩三个堆满废纸的大纸箱了。

再一箱箱搬出家门、放到小区垃圾桶边上,哥能想象他当时内心的崩溃。

看到这里,按照以往热门网帖的故事走向,我以为他接下来会跟大家诉苦。

吐槽自己老婆控制欲太强,怪老婆毁书太残忍。

没想到他话锋一转。

开始讲他老婆当时的哭诉↓↓

并且认真地自省了一番,承认都是他没平衡好爱好跟家人之间关系的错。

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了,谁愿意变成泼妇?

最后还告诫书友们要吸取他的教训,买书看书不要忽略了家庭。

然而,他文字中的peace & love并没有传递到围观者这边。

帖子被搬运到微博上,因为里面的每一句都踩在当代网友的炸点上,顿时引来了各种批判的声音。

有说心疼书,应该转卖二手,或者一开始就买电子书。

有说他老婆不尊重伴侣,是专权悍妇;或是他居然妥协到自己撕书,不是真的读书人。

还有说不是一路人,干嘛要结婚;或是不婚不育保平安……

好像都有那么一点道理,但又说不上哪里奇怪。

哥比较感兴趣的,是有人通过他列出的藏书判断,“这人并没有自己说的那么爱书,只是靠书来逃避家庭责任和真实人生”。

判定标准或许粗暴了一点,但这样才说得通他末尾的劝诫和他老婆的歇斯底里。

哥其实很悲伤。

早几年看到这样的帖子,我可能很容易得出谁对谁错的结论,再跟大伙儿讲讲哥遇到这事儿会怎么处理。

可现在纵观全文,我只感到两边加在一起的悲伤,不忍再苛责哪一方。

男人难,除了爱买书无一不良嗜好,工资上交,家务也有做,但一言不合藏书就被毁,精神家园几乎塌了一半;

老婆也苦,为了省钱不过生日节日纪念日,要给孩子补上疫情耽误的课,人情往来赡养父母都得花钱,家里鸡蛋都快吃不起了,老公居然还有闲钱买书?

老婆在现实生活里遭遇的堵,书里找不到出路。

囊中羞涩的男人被迫走出虚构世界,四下环顾,终于放弃了唯一的爱好,迎接现实。

谁看到不说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呢?

但再一想,只有他们哀吗?

生活这本烧不动也逃不掉的书,你我都在其中。

这就到了哥说的第二个事儿。

是蒋方舟在《圆桌派》里提到的一个故事,一个80后发现自己女儿得了白血病,于是告别一直在玩的游戏和好友们。

删掉游戏,不是因为怕游戏抢占要花给女儿的钱和时间。

而是他之前一直把游戏当作自己逃避现实的地方,就像前面那个网友的书。

躲进去,就不用考虑现实中的种种责任。

小孩子才以为自己可以永远年轻,成年人都是咬着牙一夜变老。

老到可以拥抱沉重,去承担生活。

之前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但“大厦”一旦轰塌,你只有自己出来负重,背着身后更无力的人前行。

这些人可能是你的孩子,可能是你的爸妈,可能是所有你在乎的、想要庇佑的人。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庇佑着自己的人是万能的。

到了一定的年龄才发现,前路多雨,自己就得是那个屋檐。

就好比《三十而已》里的陈屿和钟晓芹。

陈屿醉心于养鱼,用一个个鱼缸逃避自己对于小家的责任,看起来成熟,实际上只是一个把婚姻当作避风港的小孩子。

一直傻乎乎的钟晓芹此刻一语中的——

都想避风,谁当港啊?

没有人有义务给另一个人当避风港,不过是自我选择罢了。

但随着年纪增长,勇气越来越少,要承担的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可以说“不”。

为了庇护身后的人,我们没资格年轻了,纵使再无力也要去当那个“港”。

就像坂本龙一说的:“到了时间你就一定要上场,人生就是这样。”

可惜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往往都没有deadline,我们永远不知道这个变老的“时间”是十年后,还是明天。

好在,没上场前,每一刻都还是无忧无虑的好时光。

要好好享受,也要暗自发力。

就从这一刻起吧,努力成长,努力赚钱,努力攒下资本。

只是为了上场时不是两手空空,毫无准备。各位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