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微信Tik Tok只是表象, 中美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其实是这个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缓缓说

ID:huanhuanshuo520

封杀微信Tik Tok只不过是小招式

中美之间的较量还远未到高峰

当地时间8月6日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两项行政令,宣布将正式封杀TikTok及微信这两款中国APP。

该行政令最受人瞩目的条款,

是特朗普政府将在45天后禁止任何美国个人及企业与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任何交易,

以及禁止美国个人及企业与腾讯公司进行与微信有关的任何交易。

正式生效日期是从8月6日签署行政令的45天后,也就是2020年9月20日。

违反行政命令的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长久以来,有一种说法很流行,那就是中美关系恶化是因为特朗普。

很多中国人以为只是因为特朗普是总统,才对中国这么样“坏”

但其实都错了,中美关系恶化有更深层更实质的原因。

这种深层原因,不论哪个人做美国总统,中美之间的较量都会不可避免进入新阶段。

“中美关系正面临建交以来最严重的挑战。”

以上是王毅外长于7月9日(在中美智库论坛中)对现阶段中美关系做出的一个判断。

与此同时,王毅也表示:

“中国从来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无意与美国全面对抗。”

“中美双方不应寻求改造对方,而应共同探索不同制度和文明和平共存之道。”

但事与愿违。

整个7月,中美关系都在进一步地恶化。

7月1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涉及南海问题的声明,蓬佩奥声称中国在南海的诸多主张没有国际法依据,拒绝承认中国对南海大部分海域的主权声索。

7月14日,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上亲口承认,是自己在背后施压以推动盟友禁用华为设备,并专门点名了英国和意大利。

7月15日,蓬佩奥在记者会上宣称,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国通过扩张主义、帝国主义和专制行为将自由和民主置于危险之中)。

7月21日,美国突然要求中国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并在72小时内撤离。美国副国务卿比根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听证会上透露,这是特朗普总统亲自下的命令。

7月23日,蓬佩奥在美国尼克松总统图书馆以《共产主义中国与自由世界的未来》为题,发表了一场公开演说。

在这场演说中,蓬佩奥不仅再次对中国的体制和执政党进行了抨击,还对中美建交以来美国的对华战略进行了全盘否定。

蓬佩奥号召世界各国组成一个“民主国家联盟”,来改变共产主义中国。

这场演说被视为是对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年3月)的效仿,是美国想要发起新冷战的一个信号。

中美关系何以急转直下?

有人认为,这是中国过去的战略失误所致;也有人认为,如果特朗普竞选失败,中美关系或将得到缓和。

他们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无论执政者个人的想法如何,如果没有社会各界力量(各个利益团体)的支持,美国都不至于以如此强硬的态度对待中国。尤其是硅谷和华尔街(美国的科技界和金融界),他们无疑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受益者,如果我们能够稳住美国的那些跨国公司、高科技企业、金融界背后的利益团体,中美关系就不至于落到今天这般田地。此外,由于前述的这些利益团体都属于民主党的基本盘,所以也有人认为,一旦民主党候选人上台,中美关系将有机会迎来转机。

上述这种观点看似有一定道理,但其实没有看到中美关系的本质。

为什么这么说?

在下结论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中美关系经历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美建交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双方就尼克松访华事宜达成一致;1972年,尼克松正式访华,两国在上海发布《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成功破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要知道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曾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中美两国都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什么尼克松要推动中美建交?

这其实和美国的战略有关。

当时美苏两国剑拔弩张,尤其是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甚至已经走到了核战争的边缘。

今天的人总认为,大国之间不会发生核战争,但在上世纪60年代,核战争是确确实实萦绕在美国人头上的威胁。

1968年,尼克松在总统大选中胜出后,制定了“均势外交”战略。

所谓的“均势外交”(也叫“大陆均势政策”),其实是英国人最早搞出来的一种策略。

作为一个盘踞在半岛上的国家,英国和欧洲大陆隔海相望,而它维护自己霸主地位的方式,就是看欧洲大陆上哪个国家强大了,它就离间并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去打压它。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很强,英国就组织了7次反法同盟一起搞法国。

19世纪上半期,沙俄变成欧洲大陆最强的国家了,英国就联合法国一起搞沙俄。

19世纪末,德国崛起了,英国又联合法国和俄国一起打德国。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

“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是哪一个国家。”

美国也是一样。

在美苏争霸的关键阶段,美国选择了放下历史恩怨,主动拉拢中国来遏制苏联。

1969年,中苏“珍宝岛事件”(也称“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爆发。

苏联在入侵中国失败之后,非常恼火,一度在英国《泰晤士报》上撰文称,要用原子弹来报复中国。

中苏关系陷入了极度恶化。

这也让尼克松看到了机遇。

同年7月,即珍宝岛事件爆发的4个月后,尼克松在出访亚、欧前夕,主动对外释放了对华友好信号,宣布对中国放宽人员来往和贸易交流的限制。

在出访过程中,尼克松更是要求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总统向中国领导人传话,表达自己希望同中国进行对话(当时中美还处于敌对状态)。

1970年10月,尼克松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时提出,中美关系十分重要,美国不会联合苏联来对付中国,并表示愿意派一高级使节秘密访问中国,希望巴基斯坦提供协助。

1971年,基辛格从巴基斯坦秘密转道访问北京,为中美建交铺路。

尽管尼克松本人于1974年因“水门事件”而下台,但他的继任者吉米·卡特继承了尼克松的均势外交战略。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第二阶段:联华制苏

从1979年中美建交,到1991年末前苏联解体,中美关系一度因为某个事件遇到过波折,但总体上两国都非常重视和对方的关系。

里根总统在经贸关系、文化交流、人员流动(留学)方面,均给予了中国较为优厚的待遇。

老布什在就任总统的一个月后,前所未有地把首次出访目的地定在了中国。

即便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让两国关系造成了冲击,但老布什依然在竭力维护和中国的关系。

期间,老布什甚至几次动用总统的否决权,否掉了国会要求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议案。

在这一阶段,前苏联的存在成为了中美关系的压舱石。

第三阶段:“同化”中国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美国在冷战中取得了兵不血刃的胜利。

维持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也不复存在。

这个时候,如何处理和中国的关系,成为了美国外交战略的新议题,克林顿政府也曾就此展开过激烈的辩论。

最终,美国选择了“同化”中国的策略。

美国当时打的算盘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就能变得和我们(美国)一样”,即采用美国的那一套政治体制和制度。

这并非我个人的揣测,而是先后被班农、蓬佩奥明确提到过,并于近期在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的公开资料中得到了验证。

在这份文稿中,有明确提到,“随着中国日益富裕和强盛”,美国相信中国会满足“本国人民日益强烈的民主渴望”。

后半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美国曾寄希望于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来颠覆中国政权,这样的手段在“阿拉伯之春”和“颜色革命”中早已屡见不鲜。

现在我们知道,美国的这一对华战略失败了,但站在当时,美国人是有信心的。

美国的信心来源于他们战胜苏联的经验。

第四阶段:遏制中国

一些人把特朗普上台后发动贸易战视为是美国对华战略的一个转变,但在我看来,美国对华战略的转变,从2011年就开始了,其标志性事件是奥巴马在APEC会议上公开的“重返亚太”战略。

从苏联解体到“重返亚太”的这20年间,美国的对华战略其实是发生过反复的。

早在2000年的时候,共和党的政纲就已经提出“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而非战略合作伙伴”。

小布什政府对中国是带有相当的敌意的,但9·11事件改变了中国的战略处境,其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美国在“反恐”方面需要中国予以合作(基地组织所在的阿富汗和中国接壤),作为回报,美国也加快了中国加入WTO的步伐;二是把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到了中东。

就在9·11发生的当天,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写下了一张纸条:“Best into fast, Judge whether good enough hit SH, not only UBL .”

大意是,看看能不能把萨达姆也牵扯进来,而不仅仅是干掉本拉登。

(SH是萨达姆·侯赛因的首字母缩写,UBL是奥萨马·本拉登的缩写)

从这里你也可以看出,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其实是早有预谋。

根据后来的调查结果,发起9·11恐怖袭击的19名劫机者中,有15个恐怖分子都是沙特人,这些人都是瓦哈比教派的信徒(瓦哈比教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下面的一个分支,沙特皇室信奉这个派系)。

9·11事件和伊拉克其实没什么关系,但它却成为美国鹰派政客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导火索。

很荒谬。

但从结果上来说,9·11确实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小布什的战略失误,让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的泥潭,这大大减轻了中国的战略压力,也给奥巴马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奥巴马接手的另一个烂摊子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而在危机的应对中,同样需要借助中国的力量。

奥巴马的第一个任期,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在处理小布什留给他的这两个烂摊子。

2011年,奥巴马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金融危机也已得到了明显的缓解,遏制中国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同年,奥巴马宣布了“重返亚太”战略。

此后,奥巴马在他的第二个任期,曾大力推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其目的是绕开WTO另起炉灶,建立一个排除中国的经贸关系网络。

换言之,中美脱钩这件事,其实从奥巴马时代就已经开始在做了(今天美国鹰派所谓的“中美脱钩论”,也是意图拉拢自己的盟友联合起来和中国实现脱钩)。

只不过,奥巴马是律师出身,他非常在意规则和体面,所以他选择的是通过美国自身的让利(放开市场),来拉拢其盟友。

这样做得好处是可以很好地维护美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灯塔形象),而代价则是美国要向盟友出让一部分现实利益。

而特朗普则是典型的商人总统,他非常看重现实利益,而且对规则并不在意。

在特朗普的自传《交易的艺术》一书中,特朗普曾谈到做生意的四个阶段:

上一篇:
下一篇: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