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工作,在很多人看来确实是不错的工作。
尤其是2016年,一部《我去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将这座600多年历史的故宫推向年轻人,去“去紫禁城上班”也成为年轻人的向往。
毕业季校园招聘下,自己成了一枚故宫打工人——编外非正式人员。
这是一家文化外包公司,承接的是全国各地的图书馆的档案整理编辑项目。
我参与的项目刚好是在故宫西华门的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编辑未对外开放的清朝机密历史档案。
就这样,进宫了。
说实话,这份工作挺“苛刻”的,甚至让我有了二战高考的体验。
因为在故宫里面上班,各项审核也比较谨慎:各种体检、办理居住证以及故宫的出入证等等。
入宫之前,还要集训2周时间,每天都要学习各种繁体字,熟悉竖版阅读,还要进行文言文翻译。不仅仅要拿出高考的劲头来学习,集训结束还要进行笔试,笔试通过才能正式进入故宫里面工作。
总之,一系列的繁琐流程下来,一个月已经过去了。
以前觉得太繁琐,现在想来山河故里,草木一秋,历史的纸笔要交付在个人手中书写定篇章,又怎么可能不认真审核对待呢?
刚刚进入故宫工作的时候,除了兴奋之外,也有一丝犹疑害怕,总觉得故宫里阴森森的,尤其是冬天下班,天色阴沉的时候,更觉得恐怖。
毕竟清宫剧所描绘的这座皇城,并不是什么富丽繁华,更多的是人心险恶,各种冤死的亡魂,甚至有各种传说故宫午夜梦回会有枉死的鬼魂游荡,所以故宫晚上从无一人敢居住。
尤其是,那不吉利的乌鸦成群的飞过,发出呜咽的声音,就会不自觉地想到清宫剧中那些乌鸦吃人的场景,瞬间汗毛倒立,感觉背后冷风阵阵,凉飕飕的。
后来听带我们的历史专业老师说,故宫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乌鸦,并不是用来“吃人”的。
早在清朝入关前,满族人民就有崇拜乌鸦的习俗,早已视它们为神鸟。据《满洲实录》记载:天上的仙女因为吃了乌鸦衔过来的果子怀孕生下了爱新觉罗始祖。
不仅如此,还有好多故事也都是说乌鸦对满族人的帮助,所以在这座皇城中有非常多的乌鸦。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千万不要被那些似是而非的影视作品给骗了。
只有把自己融入历史当中,才会发现真正的历史是那么的迷人。
在故宫整理历史文献资料,确实是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它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我们当时整理的是辑清朝刑部档案,记录各种类型的杀人案件。说实话,别的没学会,倒是学会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杀人方式。
要问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历史资料,那必须有呀,而且那个案子非常的好玩、搞笑。
我们都知道有句谚语是: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是比喻只管自己的那一份,不管别人的事情。
这句话一直被我们当成贬义,是用来批评别人自私的。
那个案子好玩之处,就是多管闲事引来杀身之祸——
冬天下了大雪,一男子在未告知邻居的情况下,把邻居家门口的雪清理干净了,邻居因此不开心,就把男子杀死了……
原来,做好事也会引来杀身之祸。没想到,真实的历史是这么的“好玩有趣”。
当然,除了能看各种珍贵的历史档案之外,这个工作也有严重的“职业病”,而且会非常影响生活。
自从从事这份工作之后,几乎不看古装剧了,尤其是清宫剧,因为和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看的时候总忍不住较真、纠错。
就比如说当年很火的《步步惊心》,里面提到了在九王夺嫡中雍正老四很有可能是更改了先帝的传位圣旨才上位的。
但实际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真正的圣旨不仅仅是汉文写就,在圣旨的后面还会附上满文文书。一篇完整的圣旨是由2种文字组成的。
而对于传位圣旨这样重要的大事,更不容草率;通常来说,会由汉文文书、满文文书、蒙文文书,三种语言共同组成。
所以,想要更改圣旨简直比登天还难!
整理档案的工作看似光鲜,实则是非常枯燥的。
因为档案整理有自己的整理逻辑。
比如档案文种归类:有奏稿、题稿、存稿、行稿、簿册、印单、陪祀单等;
档案内容涵盖宗室婚丧、官员升迁、恩赏旌表、刑罚诉讼、礼仪陵寝、公费俸粮、宗学教习等各个方面。
不同的档案,在编辑的过程中要用特定的格式概述整个档案的信息。
比如一份档案内容是恭亲王奕忻拜谢皇上中秋佳节赏赐的答谢致辞,最后档案编辑成的内容则是:为恭亲王奕忻中秋贺礼答谢事。
虽然接触的各类档案很多,但都是未对外公布的机密档案,签署了保密协议,不方便透露更多具体的内容。
而且为了避免这些珍贵的资料泄漏,我们是全封闭式管理:
每次上班前都要进行多重安全检查,自己手机等个人物品放到指定地点,换上特定的工作服;工作的电脑也是只有内部的局域网,不能和外界联系。
这份工作最开始的时候是新鲜的,但时间长了很考验人的耐心。
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坐住,耐得住寂寞。
这份工作确实让我受益匪浅,看到了历史中的具体细节。
我们绝大多数人接触历史,无非是靠各种影视化的作品,这种稗官野史中记载的未必都是史实。
之所以会有编辑整理历史的工作,就是为了让我们了解真正的历史。
尽管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这份工作,为自己有这样一段职场经验感到骄傲,今生不悔打工人!